西媒稱,在中國今年1月1日開始禁止進口部分廢料之后,西班牙等國已經感受到中國新法律的影響。西班牙企業(yè)不得不尋找廢棄塑料等廢料的新去處或新用途,而回收量也會相應減少。
據埃菲社1月11日報道,西班牙沒有能力回收自己制造的所有廢棄物。而中國曾是其大部分廢棄物的出口目的地,因為中國擁有大批回收處理企業(yè),這些企業(yè)大量購買廢料用于制造產品。
報道稱,為了保障環(huán)境的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,中國2017年7月宣布將于2018年1月1日開始將禁止進口4大類24種廢料,其中包括廢棄塑膠、紙類、廢棄爐渣與紡織品等。
西班牙駐滬商務處經濟商務參贊阿方索˙諾列加指出,禁令將直接影響西班牙出口企業(yè),限制了回收市場規(guī)模。過去相當一部分廢料都是在中國市場中消耗掉的。自從獲知新政,已經有多家企業(yè)前來詢問禁令將會對自己產生何種影響。
西班牙對外貿易服務協(xié)會的數據顯示,2016年西班牙向中國出口了13.83萬噸垃圾和塑料廢料等。
報道稱,一家向中國出口廢料的企業(yè)對媒體表示,該企業(yè)制造的一半塑料廢料都會在國內進行回收再利用,另外一半則運往亞洲。其中大多數廢料的目的地是中國,其余運往馬來西亞、越南和泰國等東南亞國家。過去運往中國的廢料現(xiàn)在大部分都轉移到這些東南亞國家。很多類似的企業(yè)都開始尋找新的回收市場。
然而,中國回收企業(yè)的處理能力巨大,而東南亞國家的能力相對較低,因此整個亞洲的回收能力呈下降趨勢。很多西班牙企業(yè)不得不減少回收量,因為已經沒有那么多企業(yè)需要這些廢料。
該企業(yè)駐上海辦事處主任巴勃羅˙萊昂認為,自從2013年中國實施環(huán)保政策以來,進入中國的廢料質量已經大大改善,而且這些材料中真正的垃圾已經越來越少,其中大部分廢料可以作為原材料在中國生產終端產品。
然而,綠色和平等環(huán)保組織則持不同觀點。該組織認為,中國的禁令已經引起廢料出口國的關注,促使這些國家采取更加可持續(xù)的方法,并制造更少的垃圾。
報道稱,據綠色和平組織的數據顯示,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,中國就是世界最大的廢料進口國,2012年全世界56%的塑料廢料都被運往中國。很多國家對中國回收市場的依賴都很高,例如英國將65%的塑料廢料銷往中國,而愛爾蘭的比例則高達95%。
該組織還稱,這些國家政府和私營部門不應尋找新的垃圾出口目的地,而應當探尋減少垃圾產量的新方法。

2017年12月21日,廈門海關工作人員在海滄查驗場查驗走私的進口牛皮革洋垃圾。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
來源:參考消息
特此聲明:
1.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的作品,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。
2. 請文章來源方確保投稿文章內容及其附屬圖片無版權爭議問題,如發(fā)生涉及內容、版權等問題,文章來源方自負相關法律責任。
3. 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等問題,請在作品發(fā)表之日內起一周內與本網聯(lián)系,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益。